![](http://a.nync.com/.jpg!40)
![](http://static.nync.com/main/images/cungg/cq25-min.png)
赛什斯为藏族部落名称。赛什斯镇位于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西南部,东南毗邻永登县,西南以大通河为界与青海省互助县相望,西接炭山岭镇,东北依石门镇,面积407平方千米。
目录 | 1乡镇简介2民族人口 | 3自然资源4农村经济 | 5教育卫生6名胜古迹 |
---|
镇人民政府驻古城村,距天祝藏族自治县县城63千米。境内山高谷深,沟壑纵横。地势东北高西南低,主要大山有桌子山、棋子岭、天马岭、吐鲁坪、喜鹊岭、三宝山等,主要河流有野狐川、克岔河;峡谷有先明峡、柳树峡。海拔在2040~3770米之间,年均气温2.6℃,年均降水量421毫米。耕地面积3.3万亩,主要种植小麦、青稞、油菜籽、洋芋等。
赛什斯为藏族部落名称。赛什斯镇位于天祝藏族自治县西南部。东南毗邻永登县,西南以大通河为界与青海省互助县相望,西接炭山岭镇,东北依石门镇,面积407平方千米。镇人民政府驻古城村,距县城63千米。辖野狐川、拉干、麻渣塘、上古城、下古城、先明峡、大滩、克岔、阳洼、土城、东大寺11个村民委员会,64个村民小组,总人口3260户、13968人,其中有藏、土、回等少数民族2394人,占总人口的17.1%。
境内山高谷深,沟壑纵横。地势东北高西南低,主要大山有桌子山、棋子岭、天马岭、吐鲁坪、喜鹊岭、三宝山等, 主要河流有野狐川、克岔河;峡谷有先明峡、柳树峡。海拔在2040~3770米之间,年均气温2.6℃,年均降水量421毫米。耕地面积3.3万亩,主要种植小麦、青稞、油菜籽、洋芋等。2005年粮食总产量468.9万千克,油籽65.2万千克。草原面积28.74万亩,主要饲养绒山羊、绵羊、牦牛、黄牛等牲畜。2005年大小畜存栏数2.97万头(只)。森林面积21.37万亩,主要生长云杉、松、桦、杨等树木。是县上确定的花椒生产基地,栽植花椒树110亩。野生动物有狼、狐、蓝马鸡、雪鸡、麝等。野生中药材有冬虫夏草、秦艽、羌活等。矿产资源有煤、磷、铁、磁铁、赤铁、钛铁、磷等。
据天祝政府网资料显示,赛什斯镇辖野狐川村、拉干村、麻渣塘村、上古城村、下古城村、先明峡村、大滩村、克岔村、阳洼村、土城村、东大寺村等11个村民委员会,64个村民小组,总人口3260户、13968人,其中有藏族、土族、回族等少数民族2394人,占总人口的17.1%。
赛什斯镇的野生动物有狼、狐、蓝马鸡、雪鸡、麝等。野生中药材有冬虫夏草、秦艽、羌活等。矿产资源有煤、磷、铁、磁铁、赤铁、钛铁等。
2005年,该镇粮食总产量468.9万千克,油籽65.2万千克。草原面积28.74万亩,主要饲养绒山羊、绵羊、牦牛、黄牛等牲畜。2005年大小畜存栏数2.97万头(只)。森林面积21.37万亩,主要生长云杉、松树、桦树、杨树等树木。该镇是天祝藏族自治县确定的花椒生产基地,栽植花椒树110亩。2005年,该镇国民生产总值5789.2万元,人均纯收入1422元。
据天祝政府网资料显示,该镇设有初级中学1所,小学9所,村校1所,在校学生2032名,教职工142名;中心卫生院1所,村卫生所10所,医务人员26名。
赛什斯镇境内的先明峡为"天祝三峡"之一,峡内风景优美,建有居亚洲之首的引大入秦工程倒虹吸。古迹有建于明代的东大寺、先明寺遗址,建于清代的古城寺、韩湘子庙、雷庙遗址、古城墙和野狐城遗址。